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之經濟知識: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
歷史唯物主義是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認為社會歷史的發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觀規律。
◆經濟基礎:即社會的經濟結構,是指一定社會中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的總和。
其一,經濟基礎屬于社會的物質關系,但不包括生產力,也不是所有的生產關系的總和,不包括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
其二,經濟基礎與經濟體制具有內在聯系。經濟體制是社會基本經濟制度所采取的組織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產關系的具體實現形式。(別一說到“制度”,就認為是上層建筑)
◆上層建筑:
是指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之上的社會意識形態以及相應的政治、法律制度、組織和設施。包括觀念上層建筑和政治上層建筑兩個基本部分。
上層建筑可以分為兩大部分:思想(或觀念)上層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藝術、宗教、哲學等思想觀點。政治法律制度及設施和政治組織又稱政治上層建筑,包括國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國家政權機構、政黨、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等政治組織形態和設施。
在整個上層建筑中,政治上層建筑居主導地位,國家政權是它的核心。
自然科學、思維科學、語言學、邏輯學、某些管理科學是沒有階級性的,不屬于上層建筑的意識形態,而屬于非意識形態
◆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辯證關系
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首先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經濟基礎產生、性質和變化決定上層建筑的產生、性質、變化發展及其方向。其次,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
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又一基本規律。這一規律也是我們觀察和研究社會歷史的一把鑰匙,對于每一歷史時期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設施以及宗教的、哲學的和其他的觀念形式,都可以從社會的經濟基礎中得到科學的說明。
歡迎關注(中公教育公基常識頻道)
掃碼系統刷題,參加每周??即筚?/p>
下載安裝后,點擊“刷題”按鈕即可暢享
聲明:本站點發布的來源標注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權均屬中公教育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